關於財富與賺錢

台灣2021年,個人綜合所得稅的階梯級距表|台灣財富報告系列

台灣2021年度,個人綜合所得稅統計年報,依照全年度綜合所得由高到低排列,並列出人數與百分比。 本資料,財政部發布時間為 2022年8月31日 2021年綜合所得區間的人數與百分比 單位為戶數 年份 所得級距 申報戶數 百分比 2021 0~54萬元 2,135,145 66.50% 2021 54~121萬元 634,582 19.76% 2021 121~242萬元 290,092 9.04% 2021 242~453萬元 106,672 3.32% 2021 453~500萬元 9,000 0.28% 2021 500~1,000萬元 28,705 0.89% 2021 > 1,000萬元 6,491 0.20% 總計 – 3,210,687 100.00%

台灣人存款中位數與平均存款大調查,一文了解20歲以上台灣人的存款狀況|2023年版|台灣財富報告系列

台灣人存款大調查 調查是20歲以上的人,在個人儲蓄(現金、各種形式的存款與現金)的狀況 2022年台灣人的存款狀態 超過47.5%的人,有高於24萬以上的存款 2020年台灣人的存款狀態 超過40.5%的人,有高於24萬以上的存款 單位為% 年度 我沒有任何儲蓄 4萬以下,或低於一個月收入 5-11萬,或低於1~2個月收入 12-23萬,或低於3~6個月收入 24萬以上 2020 16.6 15.3 11.1 9.3 40.5 2022 13.6 13.8 11.8 7.1 47.5

台灣中產階級標準,一文了解台灣中產階級的家庭月收入、家庭資產等數據|2023年資料|台灣財富報告系列

台灣中產階級標準 背景知識 目前國際上沒有一個統一的中產階級定義 根據 OECO 將中產階級定義為家庭收入位於全國年收入中位數的 75~200% 之間 在美國,經濟學家大多用收入,來定義中產階級 台灣中產階級的收入水平 根據台灣主計處的資料,台灣中產階級的薪資收入水準, 這邊幫各位整理了從 2012~2023 年的資訊,我們可以大致推斷: 2021年台灣中產階級的收入水平 2021年,平均薪資收入為67萬元,代表月收入為5.58萬 2021年,受僱員工有813萬名(目前統計範圍不計入公部門) 2021年,67.8%,也就是大約 555 萬人,薪資每年不足 67萬元 2021年,中位數收入為 50.6萬,代表每月收入為 4.21萬

被動投資與主動操作股市的差異?美股成效比較,以VTI為對標對象

在 2015 年,筆者已接觸到 指數型的被動 ETF 長期來看的報酬接近市場平均,而大部分的時候主動操作,大多會是輸的。 在當時,每次交易要有10~15 USD 的手續費,與本金的佔比實在太大,再加上台股的個股成功經驗,因此初期也是以個股操作為主。 真的要開始被動化的ETF投資,也是在疫情前, 2019年12月開始,結果一爆發肺炎疫情,真是讓人整個信心全失。 直到 2022年中,覺得應該要有比較年度型的紀錄,方便未來做檢視,也因此有這篇紀錄。 相關閱讀: 筆者的台灣股市操作比較:個人績效與0050比較 看看筆者個人的金融上的失敗經驗雜談

股票要自操還是買被動ETF? 個人績效 與 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的成效比較

會有這篇文,主要是在回顧個人的股票市場操作幾經驗時,所一併做的數據成效報酬整理 先講結論,想要獲取市場上的平均報酬 其實只要好好的買被動型ETF就有很好的效果 主動操盤要勝利,不是說沒有機會,只是機會真的不多,長期看起來的難度是很大的。 主動操盤要獲勝,筆者認為只有幾種情況 運氣與眼光,可能有50%的佔比 你在產業之中,非常清楚未來的走向、趨勢、動向等資訊 你其實在賣產業報告,打造個人品牌,這時候到底是股票賺錢,還是教學賺錢很難說的 想要知道為什麼老喬這樣想,可以看看筆者個人的金融上的失敗經驗雜談 想看美股版本的整理,可以參考被動投資與主動操作股市的差異?美股成效比較,以VTI為對標對象

台灣有錢人定義/台灣富人標準|2022年版|台灣財富報告系列

本文的目標,希望能協助讀者了解到,什麼樣的財富,在台灣才能叫做有錢人 根據這個命題,筆者將「有錢」的定義分為 最高等級,有價值超過 3,000萬新台幣的淨資產 一般等級 中產階級 分三個部分來做資料整理 有任何疑問,歡迎到Line群組交流,或是到文章最下方訂閱我的電子報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