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、個人自媒體的問題一直不在流量;品牌傳承與擴展上的思考|老喬報|每週商業前沿探索:2024/01/21

所有人的難題:流量與商業化

做自媒體,大部分的煩惱都是反應流量不夠,或是找不到甜蜜點,但仔細想想,其實問題大多不是沒有流量的問題,而是沒有收入進來的問題。

如果各位用行銷漏斗的觀點來說,會成交的人,大致落在一個固定的百分比上面
也因為產品面是固定的,所以在結構上,只能去尋找便宜的流量、挖掘紅利。
也就是增加流量
所以過去十年,廣告流量的購買,才是顯學

現在,要從演算法手上獲取流量,其難度比以前高很多
因為台灣早就已經是存量戰爭,是個成熟市場
所以你要獲取注意力,一定要從廣告受眾所在的地方、所喜歡的方式來做獲取

另一個原因,年輕人逐步在減少,雖然新流量的含金量,不一定比較低
但是一定比較難獲取

換句話說,流量的源頭減少,競爭環境變大,而購買產品的轉換率與客單價大致不變的邏輯下
衰退會是常態

要能夠突破,還是要回到4P中的基本面「產品」來做思考吧

更多思考與互動,可以前往臉書社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joelin.cc/

品牌的傳承與延續上 遇到的挑戰

本週參與了幾場目標族群在40+以上的品牌活動,有種感悟是
剛出社會的時候,會覺得為什麼很多大品牌都感覺很古老,為什麼都不做好年輕人的族群…etc
不管是在品牌印象、商品的設計與銷售的通路等等

在聽完這些人的分享後,老喬有種反思,不是這群人不想變
而是年輕族群的開闊,單就開發成本來看不太合算
這些老品牌做好舊客戶,就足以滿足其獲利要求。
換句話說,年齡大的客戶,普遍來說就是比較有錢可以花

雖然有很多例外,但是在大方向上確實如此

另外一個點,是年輕人(20~30)的需求與40+以上的差異實在也是大
組織上很難留住年輕一輩的人

再一個點,產業紅利不在
40+在特定的產業裡面,理論上都有一定的累積,並吃到一個還可以接受的收入
所以待在裡面是符合經濟預期的
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說,其經濟、產業紅利不一定存在
這點從薪資結構來說,也可以發現

從台灣為中心出發的地圖

這張地圖,可以看出來台灣與世界各地的距離
而且是以台灣為中心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docare.taiwan/posts/pfbid0q6QicdSLJdEHg8PSbcaektfW6iC2rZunip43TC77FuDa8s1AVcMvhJ1NCz3rGdfhl

訂閱更多關於 老喬報 joelin.cc 的消息

  1. 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馬上訂閱 #老喬報
  2. 填寫表單加入 小紅書賺錢、商業化與品牌經營的交流群
  3. 加入我的行銷分享群組 joelin.cc 商業前沿探索
  4. 加入圖文插畫創作者 Line交流討論區
  5. 有任何想要進一步暸解的議題,歡迎填寫表單讓我知道

備註與警語

本篇是個人的研究筆記,不是投資與金融建議。
知識的累積與運用,是致富的不二法門,期待在路上與各位相見。

文章更新日誌

2024.01.21 文章發佈